他们回城后,来到霍山的指挥车那里汇合,霍山见到众人,笑道,“同....志们干的好!干的干脆利落!我会给你们请功的!一大队二中队暂且休息待命,林如海留下。”
随即有参谋人员领着郝鹏等人到附近宾馆休息。
上了指挥车,霍山道,“剩余的三个今晚后半夜动手,尽量抓活的。”
林如海道,“这三个人只有一个功力过得去,抓活的不难。”
“小林,你现在带着一队人,到蓟门桥、马甸桥、健翔桥附近的夜场夜店转一转,看看能不能再发现他们的同伙。”贺铁看着地图,吩咐道。
“是。”林如海答道。
此时,应...急部队所有的军犬,在京城各中队...的带领下,已经在全城分片开始了搜索。于是,林如海去接上狮王,和二大队一中队的人往海淀方向去了。
摄政章节(段落)已经删除,请书友使用听书功能。
注意:使用‘真人讲书’,不要用‘智能朗读’。
给您造成困扰,抱歉之至!
……月亮手记
月亮升起来了,青白色的,浮在瓦蓝的天上,像是谁随手贴上去的一张剪纸,边缘还带着剪刀的毛糙。我站在院子里,望着它,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说,月亮里头有棵桂树,还有个永远砍树的人。
这说法自然是哄孩子的。如今科学昌明,连小学生都知道月亮不过是地球的一颗卫星,表面坑坑洼洼,既无桂树,更无仙人。然而每当月圆之夜,我仍不免抬头,仿佛那冰冷的岩石真能映出些人间没有的东西。
记得少时在乡下,月亮是极亮的。夏夜里,大人们摇着蒲扇在晒谷场上闲话,我们这群孩子便借着月光捉迷藏。月光如水,将稻草垛照出清晰的轮廓,连田埂上的野草也一根根分明。那时觉得,月亮是专为我们点的一盏灯。
后来进了城,月亮便黯淡了许多。高楼大厦间偶然瞥见的一弯月牙,总被霓虹灯衬得失了颜色。城里人忙,少有抬头看月的闲情。有一回我对同事说今晚月色真好,他愣了片刻,竟问我:"今天几号?月亮圆吗?"我才知道,许多人已经很久不曾看月亮了。
月亮倒是亘古不变地挂在那里。它看过李白的酒杯,照过杜甫的茅屋,如今又冷眼瞧着我们的高楼与手机。人类登上了月球,带回来几块石头,却带不走它的神秘。科学能解释月亮的构成,却解释不了为什么人们望月时会无端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