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这些女子并不是普通采桑妇女。
这些女子从衣着上看来自贵族家庭,几位端庄的中年妇人在前领头,其他年轻女子大多十五六岁,均身穿锦缎服饰,或穿着宽袖的深衣,或两色套裙,腰间挂着香水小包。整个房间散发着草木的香气。
在整个古代社会里,纺织的重要性堪比种植农作物。种田收获的谷粮用来食用,而纺织出来的布匹作为衣服穿用,由此衍生出了“男耕女织”的文化传统。
《商君书》里有这样的描述:“积极致力于农业的人,能够增加粮食产量的,免除劳役。”
自秦商鞅变法以来,国家始终鼓励耕作与纺丝,并且明确规定凡是大量提供粮食和纺织品的隶民可以获得自由;**赋税包括粮食也包括布料,当货币短缺时常以布帛充当交换物品。
《礼记》中也记载了类似的做法:贵妇需在戒斋期过后,亲自采桑于东方乡郊;蚕茧完成后还需要称丝量质,用于**庙宇服装。
秦朝
继续专心地从事缫丝和湅丝的工作。
过了一会儿,薄姝实在忍不住,她环顾四周,悄悄与身边的两位好友低声说道:“管娥、赵檀,等会儿你们出去时,能帮我带个口信给学室里的人吗?”
管娥和赵檀愣了一下。
她们上下打量着薄姝,脸上露出一丝羞涩的笑容,好奇地问道:“咦?我们的玉姝竟然有了意中人?他是谁啊,竟能让你如此主动。”
见两人产生了误会,薄姝脸上微微泛红,急忙解释道:
“你们误会了。”
“我最近被禁足了。”
“我是想让你们帮我给秦公子带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