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

    湖水、潭水是不能喝的,在山里需要找泉水、溪水,或是河水也可以。

    只有流动的水能喝。

    山泉有很多,只要是在山村附近找,肯定能找到。

    杨小刀找了块大石头,在石头南边被风向阳的一面坐下来,暖洋洋的晒起了太阳。

    这古代的气温很低,按照公历算这时在九月份,可白天最高气温都超不过十度。

    地上的野草、树上的叶子都已枯黄,凉风吹过,落叶纷纷。

    杨小刀伸手捡起一片在地面上滚动的树叶,陷入了思考中。

    他脑海中有太多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系统送的,却是跟他自己的没任何区别。

    有个有意思的历史观点,说的是华夏古代中原和四夷的战争跟大气候有关。地球有大冰期、小冰期、间冰期,这些是以千百万年,上亿年的视角看。

    时间缩短到几百年,几十年,地球的温度也会有寒温季的更替。

    研究者收集每一次胡族进犯中原的史料,得出个结论,这些战争都发生在寒季。

    中原是农耕社会,朝廷、地方府衙的仓库里都存着粮食,一些大的粮食商人也都有屯粮。

    遇到了寒季,粮食产量减少,可依旧有能种出粮食来,对生产生活是有影响,但不是很大。

    这就是农耕的好处。

    反观西、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就不好过了,本身就地处严寒地带,到了寒冷季,牧草减产,牛羊啃光了草地,他们就真的没法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