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坚信自己将有所作为、出人头地,他们认定自己与芸芸众生不同,是天子骄子的存在。
慕远卿为人谦逊,更说得上胆小。因为家境一般,算是寒门苦读贵子。多年来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难免心中会有些小傲气。
这些激情澎湃的演讲,在慕远卿眼里不过是一堆无用的口水话。只是当时听着好听,可没有任何实际性作用。
与慕远卿想法一致的人有很多,他们更希望见到的是风云人物,是响当当的前辈。
校方喊出了上一届的录取分数线第一的学霸,这可不是等闲之辈,慕远卿也对此人异常期待。
他有所耳闻,可新闻上的照片并不清晰。说来很奇怪,这个年代竟还有像素这么低的照片。
校方说着当年京州两大高校争夺此人的故事,高考前十的分数,基本很少能够自己决定志愿。
只要高考一出分,招办处的负责老师就会将他们拉到酒店。一整天“呵护”学子,生怕被对方学校截胡。
招办处的老师服务到位,不论外卖、游戏,都给学生们准备好。但是学生不被允许走出酒店,因为酒店附近都是对方学校派来的截胡的卧底。
在填志愿前,学生还需要和校方签署协议,就是为了防止学生临时变卦。
因为校方录取的最后一名的分数线,是两方学校进行比较的关键。
而这位高考状元,因为家境优渥,钱权都沾了点边,所以招办处的老师不敢太直接。只能温声细语地哄着,对方家长都被说得心花怒放,似乎非对方不可了。
原本以为学校已经定下了,因为家长都被说服了,学生不是铁板钉钉上的事儿了吗?可没有想到,他最后填了本所大学。
这可把当时的招办处老师气得七窍流血。
比起许多励志的言语,这些小道八卦总是更能引起情绪变化。
既然是京州本地人,那么选京州本地高校,离家近一些,不是更好的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