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文学世界>灵异科幻>火花 > 第1章暑後
    时值残暑,日本东京都内的某一间大学,开着凉爽冷气的研究室内此时宛如垄罩在高气压之中,每个人皆面sE凝重。前方的白板上斗大地写着「文学院亚洲地域文化学科博士论文中间发表」。这时,坐在前方正中央的人讲完结尾的致词,却依然一脸紧绷,头只敢抬起一半便匆匆朝一旁的司仪点头。「好,谢谢西田さん的发表,请问现场有没有什麽问题?」发表完的提问环节才是真正的灵魂拷问,有些教授会故意刁难,有些教授则乾脆抱臂沉默,露出一脸Ai莫能助的旁观脸,让发表生只能挫败地下台走回位置。日本人是这样,而留学生还多了一项折磨,那便是苦学多年的日文依旧辞不达意,但凡瞥到有人皱眉,完了,耳朵自动屏蔽外文逃避。「好,接下来是博二的杨成南,题目是台日佛教信仰的在地考察,计时开始。」日本的文学博士班是有名的难进难出,而每年一次的中间发表就像在验证这说法似的。今年亦不例外。在长达六个小时的发表会结束後,这次主角的博二生都像跑完一场约42公里的东京马拉松一样虚脱,纷纷瘫在研究室内。「成南,你觉得怎麽样?」一名韩国留学生凑过来问。「别说了,如果不重新整理架构和预期成果的话,我得换题目了,这样我要什麽时候才能拿到学位!」杨成南看着刚才疾书抄写在论文概要上的教授讲评──几乎被嫌得一无是处。明明都跟指导教授讨论那麽多次了,怎麽还是抓不到要点。「我刚刚日文讲到结巴,你们有听懂我在说什麽吗?」杨成南手握着讲义,都抓皱了。「是没有你现在讲得这麽顺,但听得懂。」另一名日本学生安慰道,「教授刁难是好事,代表题目有发展的空间。哪像我,现场鸦雀无声到想Si,连我自己的老板都不救,好险有善良学长在。」他感激地看向今天司仪。「大家辛苦了,中间发表不代表什麽,我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担任司仪的博四班日本人学长走过来鼓励垂头丧气的後辈们,「别想太多,走,我们去喝一杯,我请客。」一夥人听到请客一改愁苦神sE,将研究室收拾乾净後便前往学校附近以便宜量多着称的居酒屋。乾完第一轮啤酒後,几人马上点了第二轮来配下酒菜。「至焕哥,你什麽时候要回韩国蒐集资料?」杨成南问着今天发表当中唯一获得不错评价的韩国留学生。跟他是在台湾念完硕士才来的不同,崔至焕从硕一就在这,不得不说在整T表现上还是有差。「下个月吧,可能待三个礼拜。」崔至焕回应,「我会带咖啡豆回来给你们泡。」他的研究与韩国咖啡厅的市场相关,每做一次调查,都会带来一堆咖啡产品。「不用,上次你送的还没喝完呢!我b较想要泡面。」别的留学生打趣地说。「没问题,等我回来办泡面火锅大会。」众人纷纷应好,再度畅快喝酒。「硕二要办联谊,谁有兴趣?」席间,忽地有人抛出新话题。「什麽时候?」「下周五晚上,说以前学妹会约公司同事来。」杨成南猛地扣住啤酒杯的把手,接着仰头灌下一大口。「欸,我PASS,现在得存钱买书。」他笑笑。「又不去?这会限制你的观点,知道吗?硕二时教授就叫我要多T验人生!」「我打工和田调遇到的人更多。」杨成南说。他每次都拒绝,毕竟是来念书不是来恋Ai的,除非──联谊对象全是男的。但就算是符合这条件,他也没信心引起任何人的兴趣,除非好,有问题的的确是自己──对方不嫌弃他是个枯燥的人。他熟悉的除了信仰传统之外,顶多就是留学後培养出来的超市折扣攻略。──「是我对不起你,你人很好,但我真的不知道跟你聊什麽,那些看起来长得都一样。」大概是生平第一次谈恋Ai,这句其实很和平的分手词一直像根吞不下的粗刺,深深梗在杨成南心头。这段关系不到一个月就结束,就在他准备带对方去第三趟T验在地文化之旅前──那T验真的很特别,文化仪式跟找另一半有关,举行方式则渊源於当地产业,又能追溯到早期信仰和丧葬制度。每一趟T验确实很像,不过不尽相同,但微妙的差异之处不是更值得玩味吗?「那我也PASS,没有老么一起喝酒就不好玩。」崔至焕附和的声音拉回杨成南的注意力。杨成南眨了个白眼,大他三岁的崔至焕只是享受被人服务喊哥的立场。但白眼眨归眨,他还是替其倒酒,然後听其他同侪问起联谊的详细地点和人数。「硕一说宾果游戏的奖品是迪士尼门票两张。」还不如给我绳文时代文物展的门票。杨成南在内心吐槽。还一张就够。其实他不再参加联谊还有另一个原因。先前有次为了凑人数和应人情而勉强出席,结果无意间让一位nV生有了错误期待。他们在周围起哄下交换联络方式,营造出有局的氛围。但隔天起不回应也不主动联系的他成了渣男。看不上眼就说啊,学历高了不起哦?听说这是那nV生跟朋友说的话。是啊,一点也没有了不起。他懂研究喜欢的事物,同样的方法却始终参不透喜欢的人喜欢什麽,或是怎麽让喜欢的人喜欢上自己。「乾杯──」新一轮喧闹声拉回杨成南的注意力。「成南,你选好下一次的田调地点了吗?」唯二的日本人学生边喝酒边问杨成南。「嗯,我打算回归初心去十二月的秩父夜祭,去年卡到发表没去成,」杨成南喝了口酒,「果然选其他的就是不对。」他专攻的是台日宗教遶境文化的b较。或许是从小生长在台湾的缘故,每年三月全台疯妈祖的遶境文化根深蒂固地驻紮在他的细胞内。一边神社,一边g0ng庙,明明是不同的神明和宗教,却衍生出相似的活动。这有趣的重叠让他毫不犹豫地就决定了博论的研究主题。「教授今天的意思应该是让我去做人物访谈,而不是只有社会背景和历史脉络的分析。」「原来你还没去?这不是你的本命吗?」这群人中的唯一nV学生附和。「我知道,我错了。」杨成南抚x致歉。「所以中间发表遭殃了吧──你引用了很多资料,但论点不够清楚,选择对象是否有代表X也需要再考证。」崔至焕在旁用今天教授给杨成南的评语玩起漫才。&生像习惯似地忽略,迳自接着说:「我小时候去过,场面真的很震撼,特别是拉山车上坡那边。」她侧头顿了顿,「我记得有间秩父祭会馆,资料满齐全的,你可以先去那边看看。」杨成南摆脱崔至焕的纠缠後点头,「我已经订好民宿了,一晚一千五百日币,自己住一间哦!」「哇,太便宜了吧?该不会是……」崔至焕做出幽灵的姿势,「你回得来吗?哥牺牲点陪你去,啊不行我要回国。那你买套我的衣服带去避邪,算你便宜一点。去年你住的那间不就怪怪的吗?」「谁要买!你要跟去请自己出钱。」杨成南给了个白眼,接着夹起一小戳白萝卜泥放到玉子烧上,蘸了点酱油後送入口中。「因为是雅房lU0宿,又没有附卫浴才那麽便宜,好像是一对老夫妻在经营。」吃完,他灌了一大口啤酒。「我订两个礼拜,希望能找到愿意接受访问的相关人士。」留学生的经济状况没那麽富裕,每个实地调查追求的都是实惠和效率。「总之,祝我们论文进展顺利,能够一起毕业。」香港留学生举起酒杯,再度拱大家喝乾,然後拿起酒单替大家点了新的续杯。博四的学长自己才喝到第三杯,没想到这群学弟妹已经迈入第五轮,甚至升级到清酒,「你们给我差不多一点,喂,终电的时间自己查啊!」他哼了声,然後拿起空瓶朝店员大喊续两瓶。夜深,杨成南步履蹒跚地回到租赁的小套房,微醺感很美好,模糊了许多思绪。他将中间发表的不顺抛诸脑後,一到家就倒头睡Si。隔日一早洗完澡,杨成南坐到书桌前打开笔电。这所大学的博士生没有学分压力,仅需要定期接受指导教授讲评,以及将论文发表到国际学会和期刊上,因而大部分的时间是花在自主学习和写论文上。最多会去旁听教授要求的大学部课程或是硕班的发表课。他依照昨天教授们给的建议逐步修改起研究计画并拟出大致脉络,当修改得差不多的时候,他上网搜寻关於秩父夜祭的影片。影像播放的瞬间,祭典喧腾的氛围便从电脑萤幕流泄出来,充满了承租的小天地。秩父夜祭是秩父神社的例行祭典,属於日本三大曳山祭之一,每年固定在十二月一日至六日举办,但最主要也最着名的是二日的宵g0ng和三日的大祭,只有这两天才看得到山车遶境。杨成南睁大眼,点了点滑鼠放大影片。高约七公尺、重达二十吨的屋台和笠鉾在众人的拖行之下开始遶境,站在山车顶端的人挥扇且有规律地指挥出拖曳人员一致的鼻息和步伐,衬着沉稳的挂声,一切是那麽浩瀚且井然有序。每位参与人士的脸上都写着兴奋,一GU强烈的凝聚力笼罩了整座城市。这些影片每每都让杨成南倒cH0U一口大气,不敢想像现场观摩会有多震撼。据他所查,日本埼玉县有许多这类巨大台车游行的热闹祭典,特徵都是装饰华丽的山车遶境,且几乎都有魄力十足的牵引碰撞场面,彷佛两座山车彼此擦撞得越激烈,越能代表信仰的虔诚度。缘由在哪?举办日期有地域X的差异吗?那偏安静的祭典又该如何解释?问题如挖番薯似地连番冒出,他一一提笔记下。片刻,杨成南伸了伸懒腰。接下来要打工,他打算先绕去学校图书馆查询相关文献。得在这两个月内做好功课。「ホーリャイ、ホーリャイ……」影片中,男人们宏亮的吆喝仍在四壁冲撞。